|
从三个实例看养老经纪人对风险防范、服务质量的重要性![]() 本文通过三个案例分析了风险防范在养老服务中的重要意义,“老年人能力评估,是科学把握老年人需求,帮助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的前提,以便于更精准的为老人服务!进而依据评估结果建立全面、合理的照护计划,也是提高养老机构工作效率、降低经营管理安全风险的主观需要。” 文丨思德库第43期全国老年人能力评估(中级)培训班 第一组 武汉市江岸区西马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肖燕 上海益纶投资有限公司 梅雨 ![]()
![]() 2019年3月,武汉某家新开两个多月的一家养老机构来了一位老人,养老机构按照工作流程,为他做了入院的初期评估。从外观看,他行动自如,思维清晰,与人沟通良好,无任何异常情况。养老机构便收他做一周试住。可是,他入住两天后,陆续有其他入住的老人来反映,这位老人深夜经常游走于其他老人的房间,并且,穿别的老人的衣服,在别人的房间地面或者脸盆里大小便。 机构工作人员询问他本人,他不承认,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养老机构经过调取楼道监控,和夜间护理人员仔细观察,发现情况属实。养老机构马上对这位老人重新进行评估,在认知方面做进一步评估,发现老人属于认知功能障碍。养老机构立即通知老人家属,家属便带老人去医院进行认知鉴定,确诊老人为认知功能障碍中期。 养老机构考虑到这位老人的病情今后会对同楼层的其他入住老人构成生活和精神干扰,产生矛盾,也可能会造成伤害。为了确保其他入住老人的安全,养老机构与其家属沟通后,建议老人退住。这个做法及时制止了其他老人危险的发生,同时也防止他本人危险的发生。 这个案例,给这家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一个警示,对刚刚入住的老人,不仅要做规范、详细的基本评估,而且要向家属详细询问老人以往心里健康情况。不仅如此,今后还要在刚刚新入住的一周内,工作人员要对老人做更详细的跟踪和观察,才能避免危险的发生。 知识链接:认知是指人脑接受外界信息,经过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从而获取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记忆、语言、视空间、执行、计算和理解判断等方面。认知障碍是指上述几项认知功能中的一项或多项受损,并影响个体的日常或社会能力。是心理障碍之一,认知缺陷或异常。 以上案例,它的风险是针对入住的其他老人,也有他本人的风险,这属于横向的风险;下面这个案例,是针对个体老人自身的风险而言的,是纵向风险: 今年7月,武汉某机构来了一位80多岁植物人的阿姨,这样状况的老人属于全护理服务范围,由于阿姨长期卧床,没有意识,根据以往的临床经验,养老机构负责人判断,阿姨很有可能有压疮。接下来,负责人专门为她做了专项检查,发现,她的双髋部,双肘部,骶尾椎,五个部位都有轻中度的压疮。这样,他们在为她做照护计划的时候,特意针对压疮的护理做了很科学、详细的照护计划。经过半个月左右的精心护理,阿姨的压疮痊愈了,这让家属很意外。 压疮,对一个80多岁高龄的植物人来讲,只能越来越重,维持原状都实属不易,家属根本没想到老人的压疮会痊愈,非常感动,对这家养老机构更是信任满满。这半个多月,阿姨的老伴儿几乎每天都来陪伴,目睹机构对阿姨的精心照护,遂也申请入住,经过养老机构的入院评估后,阿姨的老伴儿也住进来了。 ![]() 第三个实例,我们讲一个养老机构最头疼的,就是老年痴呆症。 在武汉某养老机构曾经发生这样一件事,有一位80岁的老人,做入院评估时,他给工作人员留下的印象是四肢比较健全,人也很有活力,但是患有中度认知症。养老机构考虑到增加入住率,便收他入院,没想到的是,他入住后,每天坐在电梯的门口,电梯门一打开,他就会跑进去。养老机构的电梯有要求,下行的时候需要刷卡,但是有人上来的时候就控制不了,所以他就趁着这个当口跑到电梯里去。这种情况发生了很多次了,都被护理员及时发现并制止,但他坚持守着电梯,趁人不注意就乘坐电梯往外走,说儿子在外面等他。养老机构最担心万一护理员没能及时发现他,他独自走出去,非常容易走失。为此,养老机构便在一楼大厅派护工专门关注他乘坐电梯下来,并在他身上挂了一块牌子,写上了养老机构联系方式,以及他儿子的联系方式。 在养老机构,一名护理人员需要照看多名老人,除了这三个实例,经常出现的风险还有跌倒,噎食,坠床、窒息、皮肤压伤、烫伤、误吸误服、药物中毒、火灾等。像以上三个实例这样,在事故发生之前虽然及时得到了控制,但是如果万一出现一点差池,就会造成巨大的事故。为了预防失误,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时,对有可能发生事故的提前预想的能力非常重要,而这种能力将从对护工系统的、专业的培训中得来,通过学习了解风险评估和预防的重要性。 ![]() 做好风险管控的有效措施,需做好以下几点: 事前风险防控: 观察在前:沟通交流;了解实情; 提示在前:风险告知,有限服务; 评估在前:准备评估;掌握主动; 协议在前:规避风险、自我保护; 预防在前:完善制度、消除隐患。 提升养老机构的服务,机构的通常做法是,对于试住期的老人会在一周内做interRAI评估、康复评定,每日两次监测生命体征,入院后医生进行查体,通过这些结果制定一个长者的照护计划,然后与老人及家属沟通,取得同意后,按照护计划执行。 照护计划可以全面的提示长者存在的风险及降低风险的方法,包括照护师及护士的护理,康复师的康复治疗及心理治疗、饮食控制等。照护计划须正式告知家属,并取得他们的同意。这一切做法的中心思想就是规避风险。在整个的评估体系中,从以往的实践经验和教训结合我们所学的理论,安全是养老管理的重中之重,所有的评估都要以保证安全作为第一评估的要素。目前,针对风险防范的评估体现在养老机构与入住老人之间的占绝大多数。 走在生命的路上,人人都会变老。父辈们的老年就在眼前,年轻人的年老也并不遥远。“殊途同归,必经之路。”简单地说,这就是现在流行的那句话,未来已来,你准备好了吗? 中国进入急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社会和所面临的“银发浪潮”令人瞩目。世纪之交,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总人口的10%,人口年龄结构开始进入老龄化阶段。今后一个时期,中国老年人口还将以较快速度增长,到2015年60岁以上人口将超过2亿,约占总人口的14%。 “当老的时候一定要变好”这是党和人民对老龄化社会美好的愿景的殷切期盼,在“9073”的养老格局下,逐步完善养老服务评估体系,切实解决养老问题,全面实现老有所养,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养老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