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龄社会30人论坛 聚焦中日养老政策![]() 5月31日,“中日养老体系与政策比较——老龄社会30人论坛专题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本次活动由老龄社会30人论坛与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联合举办。 会议由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马旗戟主持。会议开始,盘古智库理事长、老龄社会30人论坛轮值主席易鹏做开场致辞。之后,思德库养老信息化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福利和养老服务协会副会长、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田兰宁以《中日养老体系与政策比较》为主题作了演讲。 田兰宁详细对比了中日养老制度的特点,结合日本养老制度建设中的经验,分享了对中国养老制度建设与完善的看法。他说,日本的出生率在不断地下降,但是老年人的人口却在快速增长。预计到2060年,日本人口总人口下降,但是65岁以上老人占全部人口40%,也就是说到了2060年,40%以上的老人都是65岁以上,这样的比重基本上在人类社会从来没有出现。怎么应对,对日本来说是巨大的课题,不仅仅是社会保障和医疗的问题,更是社会结构的变化问题。 田兰宁指出,日本的养老政策非常好,好在它制度上的保障,它有长期照护的保险,在所有的养老照护支付上做了一个重要的财政支撑。这个支撑使得无论是在养老服务的程度、养老服务的广泛性上,还是养老服务的质量上都有明确的规定,有了长期照护保险之后,日本老年人对国家的满意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盘古智库秘书长、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室主任陈秋霖认为,我国社会保障走日本和韩国这条社会化的道路是走不通的,因为那时候已经开始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问题,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 不过,专家也同时表示,从中日两国的养老行业政策对比来看,我们要向日本学习的东西还很多,无论是好的经验还是不好的经验。目前我们国家正在试点长期照护保险,现在有八个城市在实施。中国的长期照护保险也不是日本模式的长期照护保险,未来可能有更多的灵活性,但是在这条路上的探索才刚刚开始。
|